【精神科】經常發白日夢正常嗎?認識過度活躍症 | 林震醫生
研究報告指出,每一百名學齡兒童當中,約有三至七人患有專注力不足/ 過度活躍症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而本港學童的發病率與國際數字相若。男女比例方面男孩多於女孩,症狀在十二歲之前就已出現,由於女孩的病徵普遍比男孩輕微,在診斷時亦較男孩難於察覺。
【骨質疏鬆症】家族病史可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黃卓力醫生
糖尿病要得到控制,除藥物治療,亦要配合適當飲食、勤做運動、有規律的作息及恰當處理壓力和情緒。當中,飲食節制十分重要,選擇進食需要較長時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即升糖指數一般較低的食物),減少糖分攝取,並確保飲食均衡;不過其實只要選擇合適,糖尿病人也可以吃適量甜品和水果。
【抑鬱症】發現青春期子女鎅手自殘?了解青少年抑鬱症| 林震醫生
在會診期間,筆者偶然會遇上一些無助的家長,他們感到非常沮喪和無所適從,因為他們青春期的子女出現自殘或傷害自己的現象,他們不明白為何子女重複做出自殘行為,例如鎅手或服食過量藥物,或許其背後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子女患有青少年抑鬱症(Teen Depression)。
【精神科】過份節食﹑體重急跌,我有厭食症嗎? | 林震醫生
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比較難醫治是因為患者很容易出現其他不同類型的共病和併發症,最常見的共病就是抑鬱症,研究指出接近四成的飲食失調患者同時也會出現抑鬱症情況,病徵如低自尊 (low self-esteem) 和對身體不滿 (body dissatisfaction) 也能同時引發出厭食症和抑鬱症。
【糖尿病飲食】糖尿病患可以食甜品﹑水果嗎?糖尿病人飲食建議 | 黃卓力醫生
糖尿病要得到控制,除藥物治療,亦要配合適當飲食、勤做運動、有規律的作息及恰當處理壓力和情緒。當中,飲食節制十分重要,選擇進食需要較長時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即升糖指數一般較低的食物),減少糖分攝取,並確保飲食均衡;不過其實只要選擇合適,糖尿病人也可以吃適量甜品和水果。
【精神科】工作總是做不完,我有拖延症嗎? | 林震醫生
筆者最近在會診一位病人時,她問了我一條有趣的問題:我有拖延症嗎?所謂拖延症 (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後果有害的推遲行為。嚴格來說,拖延症這個詞彙並不是一個醫科用語。輕微程度的拖拉是正常的但當其開始阻礙正常工作,就需要認真對待它。
會議撮要丨GCOG“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十六期—肺癌防治新術法”講座活動圓滿落幕
2022年2月12日香港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和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共同承辦的“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五期—“2022抗癌新技術是什麼?人工智慧?質子?Flash?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專家義務講課及線上答疑活動圓滿落幕。
【藥物知識】隻藥唔同咗樣係咪等於轉咗另一隻藥?試下睇真啲!︳香港藥學服務基金
同一種藥物即使成份一樣,也會因製藥的廠商不同,而導致藥物的外形和顏色有所不同。如果沒有妥善保存及仔細閱讀標籤,單憑外觀誤以為他們是不同藥物而同時食用,就會出現過量服用藥物的問題。如有問題或疑惑,請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
【前列腺增生】 5大類食物,改善前列腺增生症狀| 朱恩博士 註冊中醫師
前列腺增生即前列腺肥大,是由於前列腺細胞不斷增長所致。前列腺增生會壓迫尿道,致使尿道阻塞,令排尿困難,及使患者常有尿意。有調查顯示五十歲以上男士半數都有前列腺增生的問題。中醫認為“醫食同源”,目前食療無論對於急性疾病,還是慢性疾病,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前列腺增生等中老年慢性疾病,那前列腺增生平時要食些什麼好呢?
【精神科】失眠與職場壓力,了解失眠成因與治療 | 林震醫生
失眠(Insomnia)是很常見的都市問題,它是指難以入睡或難以維持睡眠狀態,導致睡眠不足。失眠本身可以是一個病徵,也可以是一個精神疾病。失眠的定義是一星期內至少有三天晚上出現失眠的困擾,而失眠問題已經存在至少三個月。失眠的成因有很多種,而職場上的主要成因就是來自壓力。
【藥物知識】用西柚汁或牛奶送藥分分鐘令藥效降低!你又有冇中招?︳香港藥學服務基金
有一些藥物在使用時需要避免與某些食物同時服用,因為這些食物會影響藥物的吸收或分解,改變藥物在體內的濃度,變相令藥物劑量過多或不足。需要特別注意的藥物包括華法林、部分抗生素、他汀類藥物等。
會議撮要丨GCOG“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 系列講座活動第十五期—“肝癌治療新技術”講座活動圓滿落幕
2022年2月12日香港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和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共同承辦的“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五期—“2022抗癌新技術是什麼?人工智慧?質子?Flash?來聽聽專家們怎麼說”專家義務講課及線上答疑活動圓滿落幕。
【藥物知識】原來咳嗽有分乾咳同痰咳?食錯藥會引起副作用?︳香港藥學服務基金
雖然市面上有很多傷風感冒藥物可供咳嗽病人購買,但如果不了解藥性而自行服用便有機會「食錯藥」,不但不能停止咳嗽,還會引起不同的副作用,例如令血壓升高等等。因此,大家在購買藥物前最好先諮詢醫生或藥劑師的意見,尤其是長期服藥的病人,以預防出現藥物的相互作用。
【糖尿病與血糖健康】心臟衰竭可能由糖尿病或甲亢引起?|黃卓力醫生
要維持正常血糖水平,單靠醫生處方藥物並不足夠,更重要是患者的配合。由於糖尿病患者一般會伴隨高血壓、高膽固醇、心血管病等長期病,一個典型的糖尿病人往往每天要服用4至6種藥物,部分病人更需要加上針劑才可有效控制血糖,這些都對病人的藥物依從性有所影響。
【精神科】經常暴食等於暴食症?了解飲食失調| 林震醫生
「我有『抑鬱症(Depression)』 嗎?」在會診期間,這是一條經常被問及的問題。要回答這問題首先需要解釋一下憂鬱情緒與抑鬱症。
【藥物知識】食完藥有副作用使唔使轉藥?副作用係咪等於過敏反應?——藥物副作用︳香港藥學服務基金
病人服用藥物後出現或過敏反應時應如何處理?便秘、頭暈及乏力等是一些藥物常見的藥物副作用,如果藥物對療程的效果理想,而副作用是有方法可以處理好的,未必需要轉藥。每種藥的副作用因人而異,因此要跟醫生商量,調較至最適合的藥物和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