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防癌 全球視野 | Cancer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022年5月21日香港時間晚8時,由香港大學知識交流辦公室主辦,全球腫瘤協作組(GCOG)和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共同承辦的“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九期—“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麼說!”專家義務講課及線上答疑活動圓滿落幕。
此次線上講座活動特邀14位醫學領域頂尖的多學科專家,圍繞前列腺癌的病理風險分析、手術治療、放射治療、系統治療及如何預防前列腺癌等內容進行了知識分享及為患者線上答疑。作為一場“前列腺癌治療”的知識科普盛宴,講座分析了我國前列腺癌診治領域現狀,分析了前列腺癌的病理風險,分享了手術治療對前列腺癌的作用,介紹了系統治療是如何增加前列腺癌治癒機會、講解了放療在前列腺癌治療中的應用,以及該採取什麼措施才能有效預防前列腺癌,本次活動提高了公眾對前列腺癌治療的認知。直播活動線上觀看量達53202人。
本次講座由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GCOG全球抗癌協作組主席/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腫瘤醫學中心副主管孔鳳鳴教授Feng-Ming(Spring)Kong、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教授葉定偉教授、深圳市人民醫院腫瘤放療科主任/深圳市腫瘤研究所副所長李先明主任、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生/GCOG 抗癌協作組患者與家屬聯絡委員會主任田耕主任擔任主持。
講座開始,孔鳳鳴教授簡單介紹了本次活動的主題《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麼說!》以及邀請到的各位多學科專家。
《前列腺癌的危害性及恐死亡數字》–葉定偉教授
葉教授首先介紹了前列腺癌的概念,他提到“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腺體,位於膀胱頸與尿道之間,與男性生殖有關。男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時間上或長或短都會有前列腺的問題,比如說年輕的時候會有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中年50歲以後可能會出現尿線無力,或者可能會出現前列增生這樣的毛病,隨後可能又會出現前列腺癌,但是這些毛病都是平行的,並不是前列腺炎就會變成前列腺癌,或者前列腺增生會變成前列腺癌。”葉教授指出“2020年全球前列腺癌新發病例約141萬,是男性新發病例中排名第2位的癌種,也是死亡病例中排名第5位的癌種,每年約有38萬人死於前列腺癌!全球每分鐘有2.7個前列腺癌新病例產生,有0.7個病人死于前列腺癌。中國大陸2020年有12萬前列腺癌新症,有近5萬人死於前列腺癌,是發病率高死亡率也比較高的癌種,被稱為危害男性健康的殺手之一!在中國香港2019年的資料顯示有2500名前列腺癌新症,約有500人死於前列腺癌!”葉教授強調“前列腺癌是生長緩慢的癌症,患者體內腫瘤可能存在多年而不被察覺。前列腺癌可能會出現尿流細弱、尿頻尿急尿無力、排尿困難的症狀,和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炎相似。診斷前列腺癌的方法包括:肛門指檢、PSA血液檢驗、超聲波引導下的穿刺活檢,現在越來越多的採用的是核磁共振和超聲波融合的靶向穿刺,它的穿刺的陽性率得到了明顯提高。”
接著由葉定偉教授介紹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醫學院病理系及泌尿系終身講席教授程亮教授。
《前列腺癌病理風險分析》–程亮教授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醫學院病理系及泌尿系終身講席教授(Virgil H. Moon Professor)/分子診斷實驗室主任/泌尿病理主任程亮教授主講《2022年前列腺癌- 病理醫師的角色》。程教授首先向大眾講解了病理分析中樣本的類型,包括組織、血液和尿液,而病理分析的目的是診斷前列腺癌、判斷前列腺癌的預後及對前列腺癌的發生進行預測。接著程教授詳細講解了病理診斷中前列腺癌的格利森分級,展示了一級及二級病理切片的圖片。分享了病理檢測在前列腺癌預後作用的比較,詳細介紹了前列腺特異性膜抗原PSMA、血液檢測、尿液檢測的差異及原因分析。
接著由深圳市人民醫院腫瘤放療科主任李先明主任主持外科手術治療及放射治療環節。
《手術可以治癒前列腺癌嗎?》–盧振權顧問醫生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泌尿外科顧問醫生/深圳市泌尿外科醫師協會副會長盧振權主任主講了《手術可以治癒前列腺癌嗎?》。他首先簡要回顧了國際上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死亡率及生存狀況,指出我國前列腺癌患者的早期篩查及5年生存率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診斷時為早期(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美患者人群占比分別為31%與60%,美國局限性前列腺癌與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接近100%,而我國只有60%左右。盧主任分析了前列腺癌的中美生存率差異的原因:1.中國存在篩查率低,精准篩查⼿段不⾜的情況;2.診斷不精准,未進⾏全程化分期管理;3.缺乏個體化的精准治療⽅案。而前列腺癌的預後與確診時的分期密切相關,早期⾼危根治術後的患者7年⽣存率能達到94%,早期中低危根治術後患者23年⽣存率為80%,轉移性前列腺癌5年⽣存率為46%,所以早診斷對前列腺癌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盧主任向公眾介紹前列腺癌的篩查方式有:40歲時通過抽血檢測PSA基線、肛門指診、磁共振和前列腺穿刺。局限性前列腺癌或局部進展性前列腺癌的患者適用于根治性外科⼿術治療,不具備外科⼿術條件或不願意接受⼿術的患者可以選擇根治性放療,對於晚期的患者或作為根治性治療(⼿術/放療)的輔助⼿段的患者可以選用綜合治療。如今在前列腺癌的治療上團隊診療跟多學科診療是非常關鍵的,有助於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制定精准的治療方案。盧主任還展示了手術治療前列腺癌的視頻,介紹了達芬奇機器人在手術中的運用,並提到有一些早期的中低危的患者通過精准的手術方法保留了雙側的神經血管術使患者術後三個月就能恢復正常的性生活,增加了公眾對前列腺癌手術治療的瞭解!
《放射治療能增加前列腺癌治癒機會嗎?》–王靛教授
美國拉什大學醫學中心(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RUMC)放射腫瘤中心正教授兼職于泌尿外科正教授/美國橡樹公園醫院放射治療中心臨床主任王靛教授主講了《放療能增加前列腺癌治癒機會嗎?》。王靛教授簡單介紹了現今中美前列腺癌治療現狀及差異,提到了在中國前列腺癌的治療中選擇手術較多,其次是內分泌治療,但是這兩種方式治療後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而在美國70歲以上的患者很少採用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全部選擇放療,因為做完手術後可能會出現尿失禁的情況,尿失禁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接著王教授向公眾說明了放療是可以安全的對前列腺腫瘤進行局部控制,講解了放射治療分為內照射和外照射,內照射指的是使用放射性粒子低劑量近距離治療(緩慢釋放)或高劑量率放療(釋放迅速);外照射分為光子放療和質子/重離子放療。王教授還說明了光子放療和質子放療從放射放療的生物學效應上來講是沒有很大區別的,唯一的區別就是質子放療能夠定時,可以到一定的距離以後釋放。王教授強調“目前沒有證據表明質子治療比光子治療對前列腺癌更有效,其次質子放療在前列腺癌放療上存在不足,因為前列腺是在移動的,前列腺上方是膀胱,下方是直腸,直腸裡面有氣體,有時會有糞便,這些都會影響質子放療的精確度。所以有些病人做了質子放療以後副作用還會更大。”王教授提醒大家,質子放療並不比光子放療更好,且價格更貴。接著普及了重離子治療及光子治療的優缺點,介紹了前列腺癌放射治療的過程,現今的前列腺癌放療技術已經可以實現精確/快速/安全的作用於腫瘤,做到與手術的效果基本類似,可以有效把腫瘤局部區域的發生率、復發率降低提高療效,而且現今的精准放療技術能夠大大降低放療的不良反應及不適感。大家能通過王教授專業詳細的分享,瞭解到放療對前列腺癌的作用,大大提升公眾對前列腺癌放療的認知!
李子煌副主任﹑唐澤君教授、溫偉傑醫生﹑任驊教授﹑姜勇副顧問醫生解答觀眾問題
深圳市人民醫院放射腫瘤科李子煌副主任、香港瑪加烈醫院顧問醫生唐澤君教授、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腫瘤醫學中心溫偉傑醫生、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醫療總監任驊教授、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腫瘤醫學中心姜勇副顧問醫生進行患者答疑,回答了7個患者的提問.針對公眾的前列腺手術後尿失禁問題及前列腺放療會不會出現不良反應及效果進行解答,姜勇副顧問醫生對患者關於化療中的注意事項提問進行了詳細的解答,他提到“如果經過腫瘤科及泌尿外科醫生共同評估為轉移性前列腺癌,當採取積極的內核治療以後,邀請泌尿外科或者放療科的醫生來進行評估,判斷是否為高腫瘤負荷前列腺癌或者是寡轉移的前列腺癌到底是哪一種。判斷了以後,然後需要針對不同的情況採取最適合患者的治療。一般情況下是針對局部病灶是否可採取最大限度的減流治療,目前僅適用於部分寡轉移的前列腺癌。也就是說你採用系統內科治療以後,要進行一個再評估,看你現在病灶的數量分佈大小。然後醫生會有針對性地採取一些處理的措施,比如說你的病灶只有個一處,而且不是負荷不是那麼大,是有可能採取一些干預措施,比如說放療等等,會進一步的來殺瘤。所以這種情況要根據評估以後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詳情見重播連結。
接著由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生田耕主任主持系統治療的價值及患者答疑環節。
《內分泌治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作為前列腺癌治療手段的發展》–李浩勳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副教授/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助理院長(考核)李浩勳教授首先對內分泌治療進行介紹,內分泌治療正確的說法其實應該是雄激素剝奪療法,就是消除病人體內的雄激素,此治療可用於局部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李教授詳細介紹了內分泌治療的藥物,對比了之前用的一線藥物和現在的新藥在治療前列腺癌領域的進展,說明了前列腺癌對內分泌治療也是比較敏感的,內分泌治療可以有效延長病人的存活率。接著李教授分別講解了前列腺癌系統治療包括激素治療、聯合化療新型的內分泌治療以及針對同源同組的前列腺癌還有免疫檢查的抑制劑、免疫藥物治療的最新的資訊和知識。
潘崇賢教授﹑姜勇副顧問醫生解答觀眾問題
美國哈佛大學潘崇賢教授和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腫瘤醫學中心姜勇副顧問醫生進行患者答疑,回答了2個患者關於系統治療的提問.針對前列腺癌中西治療方案對比以及一位患者化療後睾丸切除疑問進行了解答,並且對中國和西方國家前列腺癌患者新增數量不同的原因做了深入的探討,詳情見重播連結。
《如何預防前列腺癌?》孔鳳鳴教授
孔鳳鳴教授對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進行講解,前列腺癌高危人群為50歲以上的男性,6成前列腺癌的患者都是65歲以上,種族因素裡:非裔美國男性和加勒比男性風險較高,受地理因素的影響:前列腺癌在北美、歐洲西北部、澳大利亞和加勒比島嶼比較常見;在亞洲、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較少見。她提到“當家族裡有父親或兄弟患有前列腺癌會使人患上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一倍以上,而遺傳基因突變也會增加前列腺癌的風險”。孔教授強調預防前列腺癌需要保持健康體重加強鍛煉、均衡飲食、減少加工肉類和紅肉的食用少喝高糖飲料。除此之外前列腺癌的早期篩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兩種常見的前列腺癌篩查方法是肛門指檢和前列腺特異抗原血液測試,如測試結果不正常,需作進一步的診斷檢查。孔教授呼籲關於前列腺癌,我們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早期的預防根治,科學的篩查,早診早治,使我們進一步的遠離前列腺癌!
眾專家解答觀眾問題
眾專家進行患者答疑,回答了4個患者的提問.針對前列腺癌的高風險人群、預防前列腺癌的措施、PHI在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準確性疑問進行了解答,詳情見重播連結。
最後,孔鳳鳴教授總結:前列腺癌並不可怕,早期前列腺癌的患者可以通過手術治癒,而中晚期的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和聯合化療、放療等方式治療。GCOG“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活動第九期—“診療前列腺癌,多學科專家怎麼說!” 講座在專家教授對問題的講解以及公眾答疑的回顧和重溫中圓滿結束!最後孔教授強調“前列腺癌是可治的!這需要多學科專家的合作!“前列腺癌的預防、診斷及治療需要全社會所有人的攜手相行!讓我們共同期待6月25日GCOG“防癌抗癌,全球視野”科普教育系列講座第十期“食管癌專題”活動的召開,歡迎大家積極參與,提出你想向專家諮詢的問題,優秀的專家將為您線上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