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化療期間病友常見的問題
常見的乳癌治療方法多元化,當中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及荷爾蒙治療。
面對化療時,您可能會有很多疑問,例如化療副作用﹑手術風險﹑化療期間飲食﹑藥物影響﹑能否運動﹑可否服食中藥等等,以下是我們總結多位病友接受化療後,最常查問的 21 條問題,希望能幫到您。
如對所接受的化療仍有其他任何疑問或顧慮,請直接與您的主診醫生商量,聽取其專業意見。
1 為甚麼我除了化療,還要進行標靶治療,是不是我的病情較嚴重?這會否增加乳癌復發的風險?
2 化療是否真的有效?為甚麼手術之後還要做化療?有甚麼後遺症?有方法可以減少後遺症嗎?
3 不想進行抽針,因為擔心抽針後乳房腫瘤會變大,怎麼辦?
乳癌抽針本身不會刺激癌細胞而令腫瘤變大或惡化,現行的醫學數據顯示,只有原發性的肝癌會因抽組織時候,癌細胞沿着針口而擴散,但乳癌卻不會,所以乳癌患者是可以進行抽針的。
4 常聽見護士稱「血管幼、很難找」,如有上述情況,乳癌病人可以怎樣配合?
如果血管比較幼細難找,加上注射的藥物比較會刺激血管, 可以考慮利用一些導管的裝置。
如病人須於化療期間注射 10 針或以上,可以與醫護人員商量,考慮裝置「直入式導管」注射器(Port-a-Cath),經由皮下植入方式,將導管與靜脈血管相接,或PICC 靜脈導管。
病人亦可於注射前,多做手部開合運動,讓手部充血,令血管浮現,護士便可容易一點找到血管。
5 化療注射後,感到血管非常痛,是否壞了?聽說化療藥會 「打死血管」,如是,可以如何處理?
化療注射後感到血管痛,情況可能是因化療藥刺激而發炎, 又或是因為注射時,有些化療藥物滲漏了,令附近皮膚發炎。
如果是血管發炎,通常只是局部範圍,慢慢便可復原, 下次化療時選用另一條血管接受注射,讓之前的血管多休息一下。
但如果是藥物滲漏引致的話,情況通常會比起血管發炎嚴重,範圍也會比較大,當然有疑問便應找醫生檢查,尤其是在吊針藥化療期間,如出現持續腫痛的情況,應立即請醫護人員查看,若有藥物滲漏,醫生可能會停止化療及處方藥物,但此情况是非常少見的。
如以上情况多次出現,醫生亦會建議病人裝置「直入式導管」注射器。
6 乳癌化療期間常有發燒的狀況,究竟燒至多少度,才需要前往急症室?未達至此度數,如相差 0.4 至 0.5 度,又應怎樣做?
現時病人都會注射提升白血球針,出現發燒的狀況已經大幅減少了。但是在化療期間,如果體溫高至攝氏 38 度或以上,相隔一小時後仍然是超過 38 度,又或者第 1 次測量體溫時已經逾 38.3 度,便屬於發燒,須立即前往急症室求診。
除了體溫,病人也可以觀察自己身體狀況,是否感覺到很不舒服,如果是的話,就算體溫未超過 38 度,也應盡快去看醫生。
化療令身體的抵抗力減弱,所以發燒必須小心處理, 此期間容易有細菌感染、入血,而導致出現敗血症,甚至導致器官衰竭,有生命危險。因此為安全起見,建議病人前往急症室求診,做初步檢查和治療。
7 因發燒入院,要「種菌」及吃抗生素,是不是因為我的病情嚴重了?有危險性嗎?
化療後發燒入院,絕對不代表病情嚴重了。
不過,由於化療後抵抗力減弱,細菌感染惡化速度可能加快,所以醫生會比較進取地去保護病人,同一時間為病人「種菌」,又處方抗生素,減低病人生命的危險性。
8 為何我是先進行化療才做手術,而另外一位乳癌患者則先做手術才進行化療?
一般來說,手術之後才做化療又或術前化療,成效其實是完全相同的。
如果病人的腫瘤比較大,大到不能進行切除手術,又或是病人本來需要做全乳房切除手術,卻希望可保留乳房,做術前化療可把腫瘤縮小,這些都是醫生決定做術前化療的一些因素。
另外,三陰性或HER2 型的乳癌,對化療藥敏感度比較高,所以術前化療的應用會比較常見。因為敏感度高,之後做手術的病理報告可顯示化療藥的成效,看到腫瘤是否因化療而大幅縮小,醫生便可以掌握數據,來選擇下一步的治療方案,減低復發的風險。
那麼說,術前化療是否比術後化療好呢?事實並非如此。
因為我們不能百份百肯定藥物縮小腫瘤的成效,萬一失敗了, 有機會因為延遲做手術這決定,而使乳癌腫瘤變大,最終不能做手術。
如果是管腔A 型和管腔B 型乳癌,由於本身這類型的腫瘤對化療敏感度不算高,醫生一般都會建議先做手術之後再做化療。
每位病人腫瘤的特質、大小及分布位置都不同,不能夠一概而論。
9 選擇「全乳切除」或是「局部切除」?「全乳切除」是不是可以降低乳癌復發率?「局部切除」,又會否增加復發機會?
10 化療有甚麼副作用?有甚麼後遺症?有甚麼方法可以減少化療後遺症?
11 化療副作用引致口腔生痱滋、失聲、加上牙齒發炎,如何補救?
12 感到沒有胃口,食物入口時,好像嘗到鐵銹味,是化療的副作用嗎?怎麼辦?
13 化療期間如感到身體不適、例如:牙肉腫脹或便秘,又常常感到骨痛或身體水腫,包括:面部、手及腳,應該如何處理?
14 乳癌病友白血球低或因感染入院,如何能讓她釋懷,有甚麼提議可以令她更安心?
15 癌症病人在化療期間,不可以吃哪些食物?
化療期間避免進食有菌及生冷的食品,例如:魚生及生蠔。
另外,水果要剝皮後才進食,打邊爐亦應可免則免。
如出現飽滯或消化不良等情況,應少吃多餐,另外,最好減少進食油膩的食物。
延伸閱讀
癌症病人維持營養上的2大迷思 | 註冊營養師 王穎羚 蘇子謙醫生
16 手術後,護士教導我們要保持均衡飲食。但我甚麼也不敢吃,害怕有激素或致癌物質,故此一個月瘦了 10 磅,其實怎樣做算正確?怎樣才不會增加乳癌復發機會?
一般來說,就如護士所言,我們都是建議均衡飲食,多菜少肉,少紅肉,而且要注意烹調的方法,不要經常以高溫烹調食物,這樣無論在預防乳房腫瘤復發,或是預防癌症腫瘤的發生,也是一個最重要竅門。
暫時,還未有醫學數據證實食用某些天然食材可以引起某類腫瘤惡化或引致病症復發,即使是一些含有天然激素的食物,例如:雞、豆漿、或是其他肉類,其實它們所含的激素成分不高,須大量食用才有機會吸收過多激素。
打個比喻, 要一次過吃超過十多只雞,激素才有機會超標,所以不需要擔心食用天然食品。
相反,我們需要透過食用肉類,攝取適當的蛋白質來提升免疫力,一般都會建議正確地烹調一些肉類,尤其是去了皮的雞肉或魚肉,這對健康是有利而無害的。
延伸閱讀
癌症病人如何維持足夠營養? | 註冊營養師 王穎羚 ﹑ 蘇子謙醫生
17 手術已完成,但不想再覆診及進行化療,想改用坊間的自然療法治療乳癌,可以嗎?
以西醫治療腫瘤的方法,是經過大型的醫學研究才得出的結論,對於哪些藥有用,哪些沒有,都是透過非常嚴謹的方式得出客觀的答案。
相反,自然療法,缺乏經過大型研究來核實的數據,有些憑個別成效的個案來大造文章,卻隻字未提不成功的案例。
當然,西醫亦非百份百有效,但有嚴謹的臨床研究和核實的數據,讓我們知道成效及機會率。
西醫的治療方案是根據這些資料數據來決定,病人可以清楚瞭解治療的成效、副作用、好處及壞處,可以與家人詳細討論,來衡量是否適合自己的病況。
經過詳細考慮,家人同意後,病人當然有權去選擇自己的治療方案,醫生也會尊重病人的決定。
最後,必須提醒一句, 病人須衡量輕重、當中的好處與壞處,這一刻的決定影響深遠,如果決定用坊間的自然療法,日後若復發,會否後悔當初沒有選擇西醫建議的治療呢?因此在決定前,必須想清楚及小心去選擇,以免將來後悔。
18 化療間情緒突變,會不斷哭泣、驚恐及失控等,這是藥物影響嗎?是否需要見「臨床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
確診患上乳癌,已經難以接受,之後還要再做化療、電療和荷爾蒙治療等,都會令病人感到長時間的心理壓力。
化療並不是一件開心的事,故化療期間出現哭泣、驚恐及失控等情況是正常的,而另一方面,藥物亦會影響情緒。
治療引起的身體不適、脫髮、失去一邊乳房的陰影,以及不能上班賺錢,卻用去家中大量的儲蓄來治病,自己照顧不到家庭,反而要人照顧等想法,都可以令病人短時間內感到情緒低落,甚至失控,有些藥物也的確是可以影響情緒, 例如:荷爾蒙藥物,它有機會令情緒出現抑鬱的情況。
大部分的情緒問題都可以透過與家人、朋友、醫護人員、同路人的分享,以及坊間的癌症支援來解決,情況不算嚴重則不需要額外的藥物治療。
情緒問題比較嚴重的話,因為影響到失眠,甚至有抑鬱的症狀或焦慮症、驚恐症等,才需要以藥物來控制。
如果情況再進一步嚴重的話,例如:導致有自殺傾向,便必須轉介精神科醫生或心理科專家跟進。
延伸閱讀
【乳癌】在最壞的時候不要亂- 一個乳癌病人的不安 | 陳梓欣醫生
19 同時服用中藥及西藥,以「中西合璧」方法同步醫治乳癌, 是否可行?飲用紅棗水、龍眼水、南棗、杞子、花生衣湯和阿膠湯等等,算是服用中藥嗎?
20 化療期間經常失眠,因不想累及家人,故經常感到焦慮、擔心、辛苦及有輕生之念,應如何是好?該怎樣克服?
化療的副作用多,病人感到辛苦,很多時感到焦慮、擔心和失眠等,是可以理解的。
大部分的情緒問題,都不是嚴重到需要用藥物治療,一般來說,透過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傾談,都可以幫助病人紓緩他們的症狀,只是家人和朋友很多時都不認識正確的支援方法,有時講多錯多或用錯字眼, 病人因而覺得身邊家人未能理解其感受,感到很孤單,甚至萌生自殺輕生的念頭,不過大部分只是一閃即逝,並沒有實質的行動。
坊間有很多支援病人的團體,同路人的分享可以幫助病人解開心結,病人通常感受到同路人的理解。
不過, 如果家人發現病人有些實質的計劃或行動,朝着自殺的念頭進發,那便是一個警號,須立即找專業人士幫忙及向醫生求助,如情況是來得比較急,或須把病人送去急症室,盡快及直接地處理情緒問題。
延伸閱讀
【乳癌】「家人的擔心也是壓力」- 一位年輕早期乳癌病人的決擇 | 陳梓欣醫生
21 化療期間可否繼續做運動,繼續跳舞?沒事時候,可否如常上班?
很多人都以為化療期間必須留在家中休息,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一般來說,每 2 至 3 個星期一次化療為一個循環, 第 1 個星期會比較累和沒有胃口,這時真的需要在家中多休息,但是到了第 2 個星期,又或是打了提升白血球的針藥後,一般會慢慢回復狀態,精神會好轉。
如果身體仍感到累,可以在自己家樓下輕鬆散步,慢慢把運動量加大,可以做到每天半小時的步行運動,或做些輕量運動,例如:太極和瑜伽等。
如身體狀況比較好,工作壓力又不大,期間可以嘗試上班,看看自己的體能是否能適應。
但是,身處較人多的地方,例如:升降機內、餐廳或戲院等,又或是上班的地方多人,都必須戴上口罩及正確潔手,保護自己。
不過既然正在化療,何不就讓自己放一個悠長的假期?針與針期間,如果精神許可,可以去旅行散心,放鬆自己,亦可藉此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調整一下自己的人生方向。
根據美國的指引,大部分癌症康復者都適合做運動,不一定是跑步這種劇烈運動,可以是簡單的散步和拉筋動作,若長時間因患病而足不出戶,反而無助康復進度。
鳴謝黃麗珊醫生提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