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震醫生 | 精神科專科

(2023 年7月 28日)

防禦機制可幫助人排除不愉快感受,但不良方式可能導致心理疾病。治療方法包括認識問題及學習高層次防禦,從而改善情緒問題。

為甚麼人會把負面情緒發洩在其他人身上?

筆者在會診期間曽經見過一位比較暴躁易怒的患者,有趣的是,每當他在工作上給上司或顧客無理取鬧之後,他就會無意識地大駡一頓自己的下屬或家中的妻兒子女。他也試過數款抗抑鬱藥,始終藥石無靈,最後筆者決定為他進行心理分析, 希望在其潛意識中找出答案。

這個患者的現象,相信很多讀者在家中或工作上屢見不鮮。根據心理分析,其實這位患者的潛意識採用了「轉移」的自我「防禦機制」 (defense mechanism),其特色就是把對強者的情緒、欲望轉移到弱者身上。換言之,他是將對上級的的不滿和憤怒情緒,發洩在其他弱者身上,如其下屬或家人。

延伸閱讀  【抑鬱症】抑鬱症只是「不開心」? 了解抑鬱症4大迷思 | 林震醫生

甚麼是「防禦機制」?

潛意識中的防禦機制可算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保護法,它是藉歪曲知覺、記憶及思維,把不愉快的感受排除在意識之外,或完全阻斷某一心理過程而防禦自我免於焦慮。真正的防禦機制是無意識地進行,因此每當筆者在進行心理分析, 其中一個重點就是要找出求診者所採用的防禦機制。那麼防禦機制有幾多種?防禦方式真的是千變萬化,筆者認識的就已經超過一百款。

「防禦機制」是好是壞?

它的用處是好還是壞?當遇上龐大壓力時,強烈的負面情緒足以令當事人崩潰,這時自我防禦系統就會啟動,將這不能承受的情感切斷。在突發事件如天災人禍,雖然不同人會無意識地採用不同的自我防禦系統,大部份人的心情最終也因此很快平伏下來。

可是每個人的成長道路各有不同,部份人會發展出一些不成熟或不良的防禦系統。如果採用這些方式來處理日常生活壓力, 這可能引發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根據心理分析,很多情緒病患者其問題癥結,往往在於其潛意識都是採用一些相同的、 低層次或不成熟的防禦機制。

如何治療不良的「防禦機制」?

治療而上的患者,方法其實很簡單,由於他從來沒有察覺到潛意識的運作,也不知防禦機制在作祟,因此首先要讓他明白其問題在於不成熟的 「轉移」自我防禦機制,然後再教他練習一些高層次的防禦方式,之後他的怪脾氣就不藥而癒!

延伸閱讀  【精神科】Bill Gates﹑Elon Musk也在實行的學習方式?認識「五小時法則」 | 林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