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聰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2019-09-13

免疫治療肺癌是本港最為普遍和死亡率之首的癌症。在過去化療為一般晚期肺癌療法,或近年服用標靶藥物,但前者有許多副作用,但後者則只適用於某些有特定基因異變種類的肺癌。可幸近年癌症免疫治療發展迅速,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治療契機。以免疫治療作為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案為例,副作用相較化療輕微,在有效提高病人存活率之餘,亦減輕了治療帶來的不適,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免疫治療重啟免疫功能

腫瘤科專科李宇聰醫生表示,人體的免疫細胞有監測壞細胞並阻礙其生長功能,但癌細胞卻能避開免疫系統監測而繼續生長,這是因為癌細胞能透過PD-L1蛋白發出訊號後與免疫細胞的PD-1受體結合,使免疫系統誤認為是正常細胞,從而繼續生長下去。根據以上狀況,免疫治療的機制主要在腫瘤位置發揮作用,透過阻擋結合過程,重新激活人體免疫系統的應有功能;辨別並殺死帶有PD-L1蛋白的癌細胞。

免疫治療治肺癌 臨床研究顯示副作用較化療少 存活率提

李宇聰醫生指出,現時免疫治療市場上已有PD-1或PD-L1抑制劑作為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方案,以某個PD-1抑制劑作為這種肺癌之第一線治療的大型研究為例,追蹤兩年後患者的存活率中位數及無惡化存活率均較接受化療者高,且副作用較化療輕微。有個別案例更顯示有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療後生命已延續多過兩年,期間由癌症導致的其他症狀也同時獲得紓緩。

延伸閱讀  對抗高血壓 「周公」幫大忙 | 蘇子謙醫生

談到化療我們難免會聯想起其隨之而來的副作用,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須承受包括脫髮、白血球低、噁心等副作用,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相反,免疫治療的副作用較輕微。病人一般只需注意治療期間有機會產生肚瀉和氣喘、發燒等不適。儘管免疫治療可引起肺炎這類較嚴重的副作用,但情況十分罕見,只有約3至4%的機會率,醫生亦可處方類固醇來減輕病情,所以病人不需過度擔心。

在進行免疫治療前,病人應先覆診然後抽血,再接受點滴式的注射治療。視乎所採用的免疫治療,療程需每二至三星期一次,每次治療時間亦較傳統化療為短,一般只要半小時至一小時,再作短時間的觀察後便可回家,相比化療所需的三至四小時,病人耗費的時間大大減少,有更多時間休息或陪伴家人。

可作第一或第二線治療

李宇聰醫生指出,肺癌一般分為小細胞性及非小細胞性,而其中非小細胞肺癌更佔約85%。雖然不是所有類型的肺癌都適宜採用免疫治療,但大部分非小細胞肺癌也可用免疫治療作為第一或第二線治療。

免疫治療適合大部分的非小細胞性肺癌,惟醫生在選擇採用作為第一線治療時要先作篩選。在香港,大概一半的晚期肺癌患者因沒有特定基因異變而不能接受標靶治療,化療以往是唯一的選擇。根據研究,若這類病人癌細胞的PD-L1蛋白表達水平多於50%,以免疫治療作為第一線治療的效果比化療會更為顯著。至於任何PD-L1蛋白表達水平大過或等於多於1% 但未達50%的患者,若曾接受化療卻成效不彰,且沒有特定基因異變時,就可選擇以免疫治療作第二線治療。

李宇聰醫生進一步提到,根據其臨床經驗,以免疫療法作為單一及第一線的肺癌治療成功機會較化療高,同時病情也較易受控。在李醫生目前數個以免疫治療醫治肺癌超過半年以上的病人之中,均未見出現抗藥性,且沒有相關嚴重副作用出現,印證了免疫治療副作用輕微的好處。其中僅一位病人有皮疹的輕微副作用,其他病人則完全沒有出現任何副作用。這幾位中年病人均對療程效果滿意,也為是次良好的治療經歷而感到寬心。

李宇聰醫生
李宇聰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香港聯合腫瘤中心顧問醫生
香港腫瘤學硏究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