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康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2019-10-24

腸癌中的直腸癌,是其中一種經常使用放射治療(或稱電療)的癌症。直腸癌可於手術前(術前放療)或手術後進行放療(術後放療)。「術前放療」,目的是將腫瘤範圍縮小,讓隨後進行的手術更容易清除腫瘤,減少盆腔內殘留癌細胞的風險。近年已發現直腸癌採用術前放療後,可把手術後盤腔內癌症復發的風險減少約一半。「術後放療」,即做了直腸癌切除手術後再進行放療,可減少復發風險,以及減少腫瘤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的機會。臨床上,若屬於二期、三期直腸癌,通常會建議先做放療、化療,然後再做手術,手術後可能需要再做跟進化療。直腸癌治療很少單單使用手術、化療或放療,一般都需要三種療法配合以提升根治機會。

「放療」的正式名稱是放射治療,意思是採用高能量X光破壞癌細胞內部結構,繼而消滅腫瘤。而腸癌中的直腸癌,就是其中一種經常需要使用放療的癌症。

直腸就是肛門對上約10多厘米的範圍。由於我們的結腸不停蠕動,而且移動的幅度不小,這情況下放療的效果並不理想,所以大部分結腸癌都較少使用放療。相對上,直腸部分則固定在盆腔內,所以較為適合進行放療。

降結腸 乙狀結腸 直腸直腸癌放療的時間每次不會多於10至15分鐘,病人不需要全身麻醉,每星期進行五次,連續四至六星期為一個療程。在放療期間,病人一般不會有明顯不適,就如平時照X光一樣,但放療產生的能量畢竟較高,所以照射部位的皮膚大多會出現輕微灼傷和脫皮的情況,就像該部位曾經過度曝曬。不過只要適當護理,一般2-3星期後便會回復正常。

直腸癌的「術前」和「術後」放射治療

現時,直腸癌放療進行的時間包括有「術前」和「術後」。「術前」即醫生判斷病人適合在接受手術切除前先進行放療,目的是將腫瘤範圍縮小,讓隨後進行的手術更容易把腫瘤完全清除,減少在盆腔內殘留癌細胞的風險。近年已發現直腸癌採用術前放療後,可把手術後盤腔內復發的風險減少約一半。

延伸閱讀  【肺癌治療】免疫治療為四期肺癌帶來轉機 | 李宇聰醫生

至於「術後」,即做了直腸癌切除手術後再進行放療,可減少復發的風險,以及減少腫瘤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的機會。一般來說,術前和術後放療所照射的部位是一樣的,但其中的分別是術前放療的能量多集中在直腸腫瘤,術後則由於腫瘤已切除,有時會令部分小腸下垂到該位置,以致術後放療影響小腸的風險會較高。

臨床上,直腸癌若屬於第二、三期,通常會建議先做放療、化療,然後再做手術,手術後有可能需要再做跟進的化療。直腸癌的治療很少單單使用手術、化療或放療,一般都需要三種療法配合以提升根治的機會。

腸癌病人治療時注意事項

此外,放療和其他癌症療法一樣,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幸好,直腸癌的放療屬於局部性治療,通常只有照射的部位會出現副作用,除了上述提及過的皮膚表面損傷、脫皮,放療期間也可能會出現肚痛、肚瀉,大小二便時可能會有灼痛的感覺,這些副作用大多不會很嚴重,亦有適當的藥物可以紓緩。

至於病人本身,最重要的是在接受放療時放鬆心情,若太緊張的話,可能呼吸會變得頻密和急速,增加某些內臟器官的活動幅度。病人應留心醫生及放射治療師的指引,完成治療。飲食方面,須注意在放療期間不要刻意進食一些利大便的食物,因為放療已可能引致肚瀉,再多吃如大蕉等的利大便食物,會使肚瀉更嚴重,所以只需保持均衡飲食,便有助自己安然過渡放療療程。

 

李兆康醫生

李兆康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