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聰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2019-09-23
肺癌的病人,無論是早期,後期,晚期,往往要接受放射線治療,即俗稱電療的治療方法。其應用性與日俱增,當中以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的特別治療技術為甚。
除了在原位肺癌作根治性治療之外,較新的應用方法包括:
- 對擴散數目少(寡轉移)的腫瘤,作根治性放療。
- 對藥物治療後,仍然活躍的數處腫瘤(寡活躍)作預防性處理。
- 化療或標靶藥治療後,消滅有限的抗藥性位置(寡惡化)。
- 同步和免疫系統治療藥物使用,加倍療效。
應用如此廣泛,加上肺癌病人大多是吸煙者,整個肺部都有一定的癌前病變,容易生長出第二個原發的肺腫瘤,令到臨床上,曾經接受電療的肺癌病人,在復發或病情轉差時,常常有需要再次接受電療的情況。然而,一般的正常組織,在接受了一次高劑量放射線治療後,不能再承受第二次大範圍的放療,當中以脊髓神經更為需要避免,以防四肢癱瘓的嚴重風險。
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由於有高集中性的設計特性,電療範圍以外的輻射量會高速驟降,可以有效避免影響需要保護的器官,令病人可以安全地再次接受電療。有趣的是,某情況下,同一位置的肺部放療導致放射性肺炎的機會更低,原因是先前接受高劑量輻射的肺部已經纖維化,進一步的輻射照射都不會產生炎症。加上每次需要電療的相隔時間越長,正常組織的恢復越多,為再一次電療製造空間。筆者曾經治療過多位病人,每位接受過多次同樣為肺部的放射治療,除了極少數病人有放射性肺炎副作用外,其他都沒有明顯副作用。
可惜的是,即使有臨床數據支持,部分醫生對同位置的放線治療卻步,以避免承擔同位置放療引申的副作用風險。這無疑是阻礙了病人接受更理想治療方案的選擇機會。
治療效益與風險,是一個天秤,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的應用,令天秤更加傾向積極治療的一方,令病人可以一電,再電甚至乎三次或以上同位電療的機會,無局限性地有效治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