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聰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2019-11-27

60歲的胡先生(化名)是外科專科醫生,自2013年開始便受肺癌困擾,雖然治療過程高低起伏,但都能穩步踏過,實有賴精準的診斷、治療及醫學判斷。

起初他在2013年發現患有第三期A的肺癌腫瘤,做了右下方肺葉切除,並接受4個療程的化療及25次的胸腔放射治療2016年復發,擴散到兩邊肺部,進行了楔形切除術,切除了最大的腫瘤作確認及基因分析。在做了大型的次世代基因檢測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發現他患有HER2型點突變的肺腺瘤,這是有別於乳癌的增幅型突變。在正常情況下,他應考慮用全面抑壓HER2的抑制劑或是一種帶藥抗體作為,不過鑑於擴散的肺部位置數量有限,在兩年內,我幫他分階段做了兩次高劑量的立體定位放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SBRT),並成功控制腫瘤。

延伸閱讀  【胰臟癌】可治嗎?來聽聽專家們怎樣說![07-抗癌防癌 | 全球視野]

好景不常,2019年初,腫瘤擴散到肝臟多處位置。這時我沒有使用標靶藥物,而是用雙化療藥結合免疫治療,但兩個療程後腫瘤卻倍大,癌指數亦上升一倍。免疫治療有一個有趣的反應,部分病人在治療後,身體的白血球細胞會對腫瘤作出攻擊,腫瘤因此膨脹,癌細胞亦被大量殺死,短時間釋放更多的癌蛋白到血液之中。在堅持地多做一個療程後,腫瘤慶幸能夠逐漸縮小,癌指數亦穩定下來。

雖然治療效果良好,但並非十分圓滿。由於大量腫瘤局限於肝臟內部,因此安排了一般只適用於肝癌的放射性釔90栓塞治療。這些放射物質只會停留在腫瘤的動脈末端,從內部精準地殺死腫瘤,既釋放大量腫瘤蛋白,亦改善了腫瘤的微環境因素,間接大大提升免疫治療的功效。最後,癌指數值由最高峰1400降到只有50,在正電子掃描(PET Scan)下已看不見任何活躍的腫瘤。我預計病人只須延續多6個月的治療便可停藥,有三分二機會根治肺癌。

每一位癌症病人都是獨特的個體,由發病、檢測至治療都應度身訂造。每一個決定都要達至外科手術級別的精準,才能為病人帶來最大益處。

李宇聰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香港聯合腫瘤中心顧問醫生
香港腫瘤學硏究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