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婷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2021-05-03

肺癌是一種容易轉移、尤其愛侵襲腦部的癌症,每五名晚期患者便有一人在確診時,癌細胞已擴散至大腦,可導致患者出現頭痛及手腳不協調等疑似中風的症狀。傳統化療藥物分子比較大,難進入腦部對付癌細胞,而新式藥物如針對ALK肺癌的第二代標靶藥物,有效控病而且入腦性強,在第一代ALK肺癌標靶藥無效後轉用第二代ALK肺癌標靶藥物可帶來長達16個月的無惡化存活期。

肺癌第二代ALK肺癌標靶藥助更好控制病情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方婷表示,肺癌跑到大腦可以引起很多症狀,例如頭痛,尤其是起床時頭痛加劇甚至有嘔吐。有時腫瘤會影響腦的神經功能,如言語區受損,就會出現言語障礙及表達困難。當擴散範圍嚴重或有腦水腫,更會影響手腳活動和協調。

她稱,癌細胞入侵大腦,造成的破壞就如中風令腦細胞受損一樣,對患者和家人都帶來影響。除了入侵腦部,肺癌也常見擴散至淋巴、肝及骨等位置。

以往,治療肺癌引起的腦轉移選擇不多,病人的存活率亦較差,存活期往往只有數過月。陳醫生解釋,經血液進入腦部的肺癌細胞通常很分散,甚至已進入腦膜,手術難以清除,而且手術或電療也會對腦細胞造成一定破壞,故此未必是最適合的治療選擇。至於化療藥物則因為分子大,難以穿越保護大腦的「血腦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自然無法成功控制腦部的擴散。

時至今日,標靶藥物的出現為治療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尤其是較新的標靶藥物分子比較細小,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去控制病情。以佔非小細胞肺癌約5%的ALK肺癌為例,使用第一代藥物失效或出現抗藥性後,可轉用第二代ALK抑制劑去控制病情。

陳醫生指出,第一代標靶藥對ALK肺癌腦轉移的控制不太理想,副作用也較多,例如腸胃及肝臟不適等。至於第二代ALK抑制劑不但副作用相對較少,加上入腦性強,亦可以穿越「血腦屏障」,對於控制腦擴散都有顯著幫助。

肺癌是本港的頭號癌症殺手,單在2018年便有逾5200宗新症,奪去超過3800人性命。對於不幸患上肺癌或其他癌症的病人,陳醫生提醒選擇藥物時不只看藥物成效,亦要看經濟及其他狀況,未必是選擇「最好」,更重要是揀到「最合適」的方案。她更有一些避免病人在治療過程中「行錯路」的建議。

首先陳醫生認為病人不要急於開展治療,寧願花多一點時間做檢查及基因檢測,清楚所患何病,避免錯失找到合適藥物的機會,這樣治療才不會走錯路。反之若病人所用的治療未能對症下藥,待用了幾線治療後才找到適合的藥物時,病人的身體及經濟狀況可能已經無法支持。

她又稱,病人不要覺得掃描和檢查是非必要或無謂,例如狀態正常卻被建議照腦,就如前述五分之一的晚期肺癌在確診時已有腦擴散,若有發現醫生便可及時採用針對性及有效的治療,否則到腫瘤已對腦部造成嚴重破壞時才處理已太遲,病人更是得不償失。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取代臨床醫學意見,請向你的醫生查詢。

延伸閱讀  癌症風險系列(9)--有效管理 癌症毋須捱痛 | 林泰忠醫生

以上健康資訊由醫生提供 武田藥品全力支持。

C-APROM/HK/BRI/0023 (04/2021)

 

相關文章︰

肺癌分多種 針對性治療助ALK肺癌病人 提升療效】| 李兆康醫生

 

陳方婷醫生Dr. Michelle Chan

陳方婷醫生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

延伸閱讀  【腸癌】對於無法進行手術切除、復發或轉移的腸癌患者,標靶治療是較好的治療方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