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讚好【MEDcentra】FB 專頁!
2022-06-09
膀胱過度活躍症會引起尿頻﹑尿滲的症狀,對患者造成不便。要治療膀胱過度活躍症可以由保守治療開始。首先是改善生活習慣,處理膀胱過度活躍症的成因。接著可以進行膀胱訓練,重新掌握身體對尿急感覺的反應。最後是骨盆底肌肉訓練,維持一個月後膀胱過度活躍症症狀會開始得到改善。
如何治療膀胱過度活躍症?
治療膀胱過度活躍症需要循序漸進。第一步是保守治療,而保守治療包含3方面:改善生活習慣﹑膀胱訓練﹑訓練骨盆底肌肉運動。
其實膀胱訓練的重點是行為改善的過程。每一個症狀都是一個幫助我們自我了解的一個契機。曾經有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士來看病,也是典型的膀胱過度活躍的症狀。她說自從大學畢業後開始工作就有這些症狀。她因工作壓力太大,所以每天喝大量的能量飲料提神。她治療的其中一部分就是減少攝取咖啡因,但是問題的根本是在如何有效應對工作和生活壓力,當處理深層的成因後,病症自然會有改善。
所以需要探討我們有甚麼因素引起膀胱過度活躍症,還有這個行為是否讓我們失去平衡。改善生活習慣就是反思生活上影響健康的壓力源頭,並加以改善。
膀胱訓練改善尿頻尿滲
而保守治療的第二部分就是膀胱訓練。即是訓練身體重新掌握自己對尿急感覺的反應。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自己原有的小便習慣,透過日記方式記錄。例如,一天內小便與小便間最短的時間距離是30分鐘。 那應以30分鐘為訓練目標。如果少於30分鐘而感到尿急時,就盡量不即時去廁所小便。相反,我們可以透過其他方法以分散自己注意力,不同人有不同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有病人選擇閱讀報紙,也有些病人喜歡聽歌。曾經有一位病友分享,他每次感到尿意時就會開始計算一條新的數獨題,還說效果不錯呢。
重點就是減少「一定要去小便」 的想法,分散注意力,最好是病人能夠延遲小便到之前定下的目標時間。 若真的無法忍尿或中途發生尿滲的問題,也不用感到氣餒。反正,我們的身體是需要時間逐漸適應新的小便習慣, 僅記要堅持和持續鍛煉。在反覆練習之後,如果能夠維持數天都可以保持在目標時間或更長時間才去小便的話, 就可以把訓練目標時間增加五到十五分鐘,期後再增加三十分鐘,比較理想的效果是相隔兩到三個小時才去小便。其實這個訓練方法非常安全,不妨一試(注1)。
骨盆底肌肉訓練,進一步改善膀胱過度活躍症
如果想進一步改善症狀的話,骨盆底肌肉訓練(Kegel Exercise)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運動。骨盆底是由恥骨(陰毛以下拱起的硬骨) 向後伸展至尾椎(尾龍骨),是一個由骨骼包圍而成的空間。這個空間有無數組肌肉圍繞着尿道、陰道和直腸。有研究指出,骨盆底的肌肉訓練有助改善或根治不同原因的尿滲。 也是說,不論是膀胱活躍症常見的急切性尿失禁,或是因骨盆底肌肉長力變弱而引起的壓力性尿失禁, 都有機會透過做這個運動而得到改善。(注2)
骨盆底肌肉訓練方法︰
剛開始的時候可以選擇仰臥。首先慢慢呼吸,盡量把大腿,臀部和腹部的肌肉放鬆。然後可以嘗試緩慢地收縮以夾緊肛門和陰道周圍的肌肉。正常應該感覺到肛門附近的肌肉有一種向上提升的感覺。可以想像那種感覺就好像小便的途中要突然中止排尿。因為中斷小便其實是需要有效地做到收縮尿道口周圍的肌肉,這正是我們訓練時想達到的效果,如果真的找到那種肌肉收縮的感覺,可以先做拱橋的動作,也是可以有效收緊骨盆底肌肉的。
在開始找到收緊肌肉感覺後,我們往後可以以站着(站着掂腳尖,以夾屁股的方式來收緊)或者坐着的方式來運動。每次收緊十秒,再緩慢放鬆二十秒為一組。我會建議每天做最少三次,每次十組。
在掌握了訓練的感覺後,以後遇到特別情況,如咳嗽、打噴嚏或者當做膀胱訓練時感到便意,就可以在隨時做這個骨盆底肌肉運動來減少失禁的問題。
像我們健身一樣,訓練肌肉需要恆心和時間。一般在四週後就會感覺症狀有改善,而在六至八周後效果就更明顯。還有,有很多女士們做了幾個月的訓練後來跟我說,不只有助改善尿滲的問題,連下垂和骨盆底肌肉鬆弛也有明顯改善。
注1: 其實針對一些生活習慣的治療,因為一般來說受到環境混雜因素(Confounding Factor)影響的機會較大,所以比較難做大型的科學研究,例如隨機對照實驗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所以缺乏科學研究的支持並不能完全否定治療的可用性。
注2: Dumoulin C, Cacciari LP, Hay-Smith EJC.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versus no treatment, or inactive control treatments, for urinary incontinence in women.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8 Oct 4;10(10):CD005654. doi: 10.1002/14651858.CD005654.pub4. PMID: 30288727; PMCID: PMC6516955.